塔河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政策调整清单

日期:2023-11-16 11:30 来源:财政局 访问量:888
【字体: 打印
塔河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政策调整清单
(公布时间2023年11月)
序号 补贴项目资金名称 相关政策依据 补贴对象 补贴标准(元) 补贴条件 项目主管单位
1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 《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 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600元/人年 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县发展和改革局
2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黑政发〔2015〕1号)
2.《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办发〔2020〕42号)
政府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指导标准:669元/人月 政府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县民政局
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指导标准:5292元/人年 政府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县民政局
4 城市特困人员生活补贴 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黑政发〔2015〕1号)
2.《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办发〔2020〕42号)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指导标准:11484元/人年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县民政局
5 农村特困人员生活补贴 指导标准:6888元/人年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县民政局
6 城市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 城乡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料护理指导标准分别按照不低于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十分之一确定。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县民政局
7 农村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县民政局
8 低保价格临时补贴 《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553号) 由价格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会商,及时启动或中止联动机制。价格临时补贴采取“按月计算”的办法,当市(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时,或者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在相关价格指数发布当月足额向保障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当市(地)CPI单月同比涨幅回落至3.5%以下,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回落至6%以下,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方可中止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价格临时补贴标准以市(地)为单位统一确定,按月测算, 价格临时补贴标准为低保标准与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SCPI)同比涨幅的乘积金额,并四舍五入取整到元。 由价格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会商,及时启动或中止联动机制。价格临时补贴采取“按月计算”的办法,当市(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时,或者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在相关价格指数发布当月足额向保障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当市(地)CPI单月同比涨幅回落至3.5%以下,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回落至6%以下,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方可中止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县民政局
9 低保边缘价格临时补贴 县民政局
10 特困人员价格临时补贴 县民政局
11 临时救助 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黑政发〔2015〕1号)
2.《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办发〔2020〕42号)
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给予临时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可采取发放临时救助金和实物、提供转介服务等方式给予救助。 临时救助标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困难程度、家庭人口以及渡过困难时间长短等因素,由县级以上政府确定并公布。 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给予临时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可采取发放临时救助金和实物、提供转介服务等方式给予救助。 县民政局
12 城市取暖补助 1.《省财政厅 省民政厅关于城乡困难群众取暖补助标准及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黑财函〔2008〕84号)
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黑政发〔2015〕1号)
3.《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办发〔2020〕42号)
县级以上政府对低保和特困家庭给予取暖救助,救助标准和方式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救助资金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社会化发放。有条件的市县可将取暖救助扩大到低收入家庭。 救助标准和方式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县级以上政府对低保和特困家庭给予取暖救助,救助标准和方式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救助资金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社会化发放。有条件的市县可将取暖救助扩大到低收入家庭。 县民政局
13 农村取暖补助 县级以上政府对低保和特困家庭给予取暖救助,救助标准和方式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救助资金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社会化发放。有条件的市县可将取暖救助扩大到低收入家庭。 县民政局
14 一次性生活补贴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可为临时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 补贴标准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可为临时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 县民政局
15 提标补发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有关工作的通知》(黑民规〔2022〕8号) 省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2022年提高我省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方案。从2022年1月1日起,将全省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到669元/人月,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到5292元/人年,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11484元/ 人年,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6888元/人年,城乡特困人员全护理城乡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料护理指导标准分别按照不低于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十分之一确定。 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省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2022年提高我省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方案。从2022年1月1日起,将全省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到669元/人月,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到5292元/人年,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11484元/ 人年,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6888元/人年,城乡特困人员全护理城乡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料护理指导标准分别按照不低于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十分之一确定。 县民政局
16 动态管理补发 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黑政发〔2015〕1号)
2.《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办发〔2020〕42号)
县级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状况定期进行核查。对特困人员家庭可每年核查1次;对短期内收入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每半年核查1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原则上实行城市按月、农村按季核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 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县级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状况定期进行核查。对特困人员家庭可每年核查1次;对短期内收入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每半年核查1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原则上实行城市按月、农村按季核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 县民政局
17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1.《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
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黑政发〔2015〕37号)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目标,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残疾人专项福利政策,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80元/人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目标,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残疾人专项福利政策,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县民政局
18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00元/人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目标,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残疾人专项福利政策,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县民政局
19 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价格临时补贴 《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553号) 由价格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会商,及时启动或中止联动机制。价格临时补贴采取“按月计算”的办法,当市(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5%时,或者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在相关价格指数发布当月足额向保障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当市(地)CPI单月同比涨幅回落至3.5%以下,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回落至6%以下,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方可中止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价格临时补贴标准以市(地)为单位统一确定,按月测算, 价格临时补贴标准为低保标准与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SCPI)同比涨幅的乘积金额,并四舍五入取整到元。 县民政局
20 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保障资金 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黑政办发〔2011〕23号)
2.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指导标准的通知》(黑民规〔2021〕8号)                                      3.《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强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事实意见》(黑民规〔2021〕4号)
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养育费,建立健全孤儿最低养育指导标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提高我省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指导标准,机构养育儿童标准为每人每月1750元、散居孤儿标准为每人每月135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参照孤儿标准执行。 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指导标准:1350元/人月 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养育费,建立健全孤儿最低养育指导标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提高我省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指导标准,机构养育儿童标准为每人每月1750元、散居孤儿标准为每人每月135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参照孤儿标准执行。 县民政局
21 “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资金 《“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民办发〔2019〕24号) 对已年满18周岁就读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孤儿实施每人每学年1万元的助学补助。 散居孤儿每人每学年发放1万元助学金 对已年满18周岁就读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孤儿实施每人每学年1万元的助学补助。 县民政局
22 “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资金 1.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办法》(民办发〔2018〕30号)                                      2.《黑龙江省“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细则》(黑民规〔2019〕7号) 1.诊疗(函住院及门诊)1年累计1000元以上的自付部分;
2.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的康复的自付费用,每人每年不过超3万元;
3.特殊药品波生坦、雷帕霉素、依维莫司等药品的自付部分;
4.每人每2年的体检费用,总费用不超过800元;
5.每人每年不超过2次,每次7000元的住院配套服务费。
非集中养育的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诊疗(门诊)、体检、康复、特殊药品、辅具器具配置扣除医保的自付部分据实结算;营养服务费每人每年不超过2次,每次7000元。 1.诊疗(函住院及门诊)1年累计1000元以上的自付部分;
2.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的康复的自付费用,每人每年不过超3万元;
3.特殊药品波生坦、雷帕霉素、依维莫司等药品的自付部分;
4.每人每2年的体检费用,总费用不超过800元;
5.每人每年不超过2次,每次7000元的住院配套服务费。
县民政局
23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财政补助资金 《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关于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32号) 对我省在岗服务的“三支一扶”人员,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4万元标准给予补助;省级财政按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安排配套资金。另外,中央财政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为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的“三支一扶”人员发放一次性安家费。 每人每年2.6万元(每月发放2166元);符合条件的新招募人员额外享受一次性安家费3000元。 对我省在岗服务的“三支一扶”人员,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4万元标准给予补助;省级财政按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安排配套资金。另外,中央财政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为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的“三支一扶”人员发放一次性安家费。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4 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黑龙江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实施办法》(黑财规审〔2018〕10号) 经人社部门认定女性年满45周岁、男性年满55周岁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与定额社会保险补贴。
对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灵活就业人员补贴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2196元/年(183元/月)。 经人社部门认定女性年满45周岁、男性年满55周岁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与定额社会保险补贴。
对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灵活就业人员补贴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5 公益性岗位补贴 《黑龙江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实施办法》(黑财规审〔2018〕10号) 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的人员为就业困难人员,重点是零就业家庭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低保家庭成员。
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时年龄为准)。
岗位补贴标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的人员为就业困难人员,重点是零就业家庭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低保家庭成员。
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时年龄为准)。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6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 《黑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黑财规审〔2022〕7号) 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克东县、拜泉县、林甸县、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明水县等11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克东县、拜泉县、林甸县、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明水县等11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县教育局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7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黑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黑财规审〔2022〕7号) 奖励学习成绩、技能表现等方面特别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奖励学习成绩、技能表现等方面特别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县教育局
28 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1.《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黑财规审〔2021〕15号)
2.《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7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的通知》(财指(科教)〔2017〕199号)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 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国家基础标准为小学1000元/人/年,初中1250元/人/年,按照国家基础标准50%核定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均1750元/年。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 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
县教育局
29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 《黑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黑财规审〔2022〕7号) 资助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资助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县教育局
30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寄宿制低保家庭学生就餐补贴 《关于统一规范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校食堂用餐标准发放寄宿制低保家庭学生就餐补贴的通知》(黑教联〔2016〕21号) 补贴对象:城乡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段寄宿制学校住宿的低保家庭学生。补贴标准:根据本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学校食堂伙食标准差异等因素,由各地按照每生每年300至500元水平自行确定补贴标准。补贴时间:自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执行。补贴方式:各地要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学生个人,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 根据本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学校食堂伙食标准差异等因素,由各地按照每生每年300至500元水平自行确定补贴标准。 补贴对象:城乡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段寄宿制学校住宿的低保家庭学生。补贴标准:根据本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学校食堂伙食标准差异等因素,由各地按照每生每年300至500元水平自行确定补贴标准。补贴时间:自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执行。补贴方式:各地要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学生个人,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 县教育局
31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黑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黑财规〔2023〕7号) 对我省普通高校的城乡低保家庭应届毕业生,在我省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3年以上(含3年)的,对其在校期间的学费给予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给予代偿。自2019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所有应届毕业生赴我省边境县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满3年以上(含3年)享受同等政策。 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低于补偿代偿标准的,按照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实行补偿代偿。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高于补偿代偿标准的,按照标准实行补偿代偿。 对我省普通高校的城乡低保家庭应届毕业生,在我省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3年以上(含3年)的,对其在校期间的学费给予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给予代偿。自2019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所有应届毕业生赴我省边境县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满3年以上(含3年)享受同等政策。 县教育局
3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黑龙江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黑政办发〔2016〕69号) 1.实行市县与农垦分别补贴办法;2.暂以2003年农业税纳税面积和二轮承包耕地面积(包括纳入粮食补贴范围的工资田面积)为依据分配发放补贴;
3.根据国家下达我省市县农业“三项补贴”资金规模和市县应补贴面积,明确补贴标准;
4.按国家政策要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原则上补贴给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5.我省市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由县(市)财政部门通过“一折(卡)通”兑付到农民手中,在“一折(卡)通”摘要中注明“地力保护补贴”。
57.78元/亩 1.实行市县与农垦分别补贴办法;2.暂以2003年农业税纳税面积和二轮承包耕地面积(包括纳入粮食补贴范围的工资田面积)为依据分配发放补贴;
3.根据国家下达我省市县农业“三项补贴”资金规模和市县应补贴面积,明确补贴标准;
4.按国家政策要求,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原则上补贴给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5.我省市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由县(市)财政部门通过“一折(卡)通”兑付到农民手中,在“一折(卡)通”摘要中注明“地力保护补贴”。
县农业农村局
33 玉米生产者补贴 1.现行规定:黑龙江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0-2022年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财经〔2020〕57号)
2.2023 年国家相关文件正在研究制定,我省也将据此完善制定印发配套政策,并及时发布。
1.补贴对象为本省辖区范围内玉米和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的实际生产者,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实际生产者。
2.补贴范围是本省辖区基期面积范围内的玉米、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
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总额、全省玉米和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和基期面积、我省玉米和大豆种植成本收益以及种植结构调整要求等因素,综合测算我省当年玉米和大豆每亩补贴标准。 1.补贴对象为本省辖区范围内玉米和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的实际生产者,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实际生产者。
2.补贴范围是本省辖区基期面积范围内的玉米、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
县农业农村局
34 大豆生产者补贴 县农业农村局
35 雨露计划 1.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乡振司发〔2022〕6号)
2.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宗委 国家林草局《关于加强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农〔2022〕14号)
3.省乡村振兴局 省教育厅 省人社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黑乡振联〔2022〕7号)
1.持续推进雨露计划。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标注的学籍信息为依据,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纳入雨露计划资助范围,资助时间自接受资助之日至毕业。
2.对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含监测对象)安排“雨露计划”补助,帮助提升就业能力。
3.加强雨露计划政策解读,雨露计划资助对象为全省农村脱贫户中有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家庭。补助标准不变,每生每学年补助3000元,分春季、秋季两个学期进行补助。
每生每年3000元(分春季、秋季两个学期进行补助)。 1.持续推进雨露计划。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标注的学籍信息为依据,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纳入雨露计划资助范围,资助时间自接受资助之日至毕业。
2.对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含监测对象)安排“雨露计划”补助,帮助提升就业能力。
3.加强雨露计划政策解读,雨露计划资助对象为全省农村脱贫户中有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家庭。补助标准不变,每生每学年补助3000元,分春季、秋季两个学期进行补助。
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36 生态护林员补贴 财政部 国家林草局关于修订《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1) 76 号) 生态护林员补助用于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受聘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等资源管护人员的劳务报酬支出。 各县根据选聘方案确定。 生态护林员补助用于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受聘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等资源管护人员的劳务报酬支出。 塔河县林业和
草原局
37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 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3年度新增纳入全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平台发放计划》的通知    黑财监【2023】27号        塔河县域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根据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平台确定 塔河县域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塔河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38 深松整地作业补助 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3年度新增纳入全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平台发放计划》的通知    黑财监【2023】27号        塔河县域内从事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主,具有深松整地作业能力的农机户、安装深松整地测试仪的农机主并且通过黑龙江省深松整地指挥平台验收合格的地块。 每亩地补贴20元。 塔河县域内从事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主,具有深松整地作业能力的农机户、安装深松整地测试仪的农机主并且通过黑龙江省深松整地指挥平台验收合格的地块。 塔河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39 政府购买强制免疫服务补助 《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3年中央财政提前下拨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农厅联发[2023]4号)
为全县11个行政村和15个林场(含十八站林业局的5个
林场)提供动物免疫服务的村级防疫员
平均每个村级防疫补贴3400元,具体
以方案为准
村级防疫员能够按劳务协议完成动物强制免疫任务,免疫
率和抗体合格率达到标准
塔河县畜牧总
40 强制免疫补助(先打后补)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3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农厅联发[2023]3号) 原则上对养殖规模达到以下标准的养殖场户实施“先打
后补”政策。生猪年出栏500头及以上,奶牛年存栏100头
及以上;肉牛年出栏100头及以上;蛋禽年存栏10000只
及以上;肉禽年出栏50000只及以上;羊年出栏500只及以上。
商品猪1.5元/头 规模养殖场能按方案要求开展动物免疫工作,动物强制免
疫总体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免疫密度达到100%,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
塔河县畜牧总
41 高龄老人生活津贴 1.<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高龄老人津贴发放管理办法》的通知>(黑民规[2021]6号) 具有黑龙江省户籍,年龄在80至89周岁的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一般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中的老年人和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每人每月100元 具有黑龙江省户籍,年龄在80至89周岁的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一般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中的老年人和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塔河县民政局
42 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 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 具有黑龙江省户籍且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均享受失能补贴 低保家庭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150元,半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低收入家庭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半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50元。 具有黑龙江省户籍且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均享受失能补贴 塔河县民政局
43 应急救助补助 1.《财政部 应急部关于印发<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0〕245号)
2.《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洪涝灾害救灾补助)支出用途有关事宜的补充通知》(黑应急联发〔2023〕30号)
转移和安置的受灾人员。 应急救助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5天,每天每人不超过20元。 转移和安置的受灾人员。 应急管理局
44 过渡期生活救助补助 1.《财政部 应急部关于印发<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0〕245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3〕1072号)
3.《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洪涝灾害救灾补助)支出用途有关事宜的补充通知》(黑应急联发〔2023〕30号)
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恢复重建的无房可住人员,因次生灾害威胁在外安置无法返家人员,因灾损失严重、缺少生活来源的受灾人员。 过渡期生活救助期限原则上不超过90天,每天每人不超过20元。 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恢复重建的无房可住人员,因次生灾害威胁在外安置无法返家人员,因灾损失严重、缺少生活来源的受灾人员。 应急管理局
45 旱灾救助补助 1.《财政部 应急部关于印发<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0〕245号)
2.《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应急〔2020〕19号)
因干旱灾害造成饮用水、口粮、衣被等临时生活困难需政府给予生活救助的人员。 人均补助60元。 因干旱灾害造成饮用水、口粮、衣被等临时生活困难需政府给予生活救助的人员。 应急管理局
46 抚慰遇难人员家属救助补助 1.《财政部 应急部关于印发<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0〕245号)
2.《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洪涝灾害救灾补助)支出用途有关事宜的补充通知》(黑应急联发〔2023〕30号)
抚慰遇难人员家属。 原则上每人不超过10000元。 抚慰遇难人员家属。 应急管理局
47 因灾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救助补助 1.《财政部 应急部关于印发<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0〕245号)
2.《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洪涝灾害救灾补助)支出用途有关事宜的补充通知》(黑应急联发〔2023〕30号)
因灾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户。 倒塌住房(含严重损坏)每户28000元、一般损坏住房每户2800元。 因灾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户。 应急管理局
48 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补助 1.《财政部 应急部关于印发<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0〕245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3〕1072号)
3.《应急管理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范>的通知》(应急〔2023〕6号 )
灾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遇到基本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 一般救助对象补助标准是每人不低于160元;重点救助对象补助标准是在每人160元的基础上,增加10%-30%的额度。 灾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遇到基本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 应急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微信
扫一扫·打开微信公众号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