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塔河,像被大自然打翻了绿色的调色盘——90%的森林覆盖率晕染出层叠翠色,22℃的日均气温自带清凉。而在这片绿意盎然中,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盛宴——2025年大兴安岭·塔河第七届全国森林自行车赛火热开场,让塔河成为全国目光聚焦的“赛事+文旅”新地标。
赛事为笔,勾勒生态人文经纬
塔河的赛道从不是简单的竞技场,而是以森林为画布,车轮作笔触,将生态禀赋与人文记忆编织成独特的“体验网络”。四条赛道如同精准的坐标线,让90%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基底与鄂伦春族文化、古驿道历史等人文元素产生奇妙共振,构建起“一步一景、一景一史”的沉浸场景。
兴安秘境环城线:城与自然的和鸣。固奇谷国家湿地公园是这条线的“点睛之笔”,3974公顷的湿地里,97.91%的面积被森林、沼泽、湖泊占据。骑手们穿过林间小道,看落叶松的影子在柏油路上摇晃,听西尔河的流水与车铃交响。6万余株乔木织成绿色穹顶,丁香与杜鹃的芬芳扑面而来,22.8公里的赛程,成了一场“车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
原始森林探秘线:野性与纯净的碰撞。札林库尔国家森林公园的原始林海里,赛道藏在参天古树之间。五峰七崖的古岩画在树影中若隐若现,栖霞山的“林海隧道”里,负氧离子浓度高得让骑手忍不住深呼吸。59公里的山地赛段,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一场与松涛、鸟鸣、溪流的对话。一位来自南方的骑手说:“在这里骑完,感觉肺都被洗干净了。”
黄金古驿站线:触摸历史的时光机。二十二驿站,作为清代“奏捷之路”的关键节点,驿站的木刻楞房屋还原着当年的模样。骑手们路过时,常能看到身着清代驿卒服饰的演员演示“换马仪式”,马铃铛声与自行车链条声奇妙重叠;“知青纪念馆”里,老照片记录着当年开拓者的热血岁月,与窗外的郁郁葱葱形成“历史与现在”的对话;奥仑公园里,鄂伦春族的桦树皮船、兽皮画诉说着狩猎文化。赛道串联起的不仅是景点,更是让文化“活”起来的体验。
爱情打卡线:坐标点的约定。北纬52°13′14″、东经124°41′31″——这个藏着“我爱你一生一世”谐音的坐标,是无数情侣的朝圣地。骑手们在爱情公园的“同心锁”墙前合影,在天合福地广场眺望呼玛河的“S”形弯道,仿佛看见爱情的蜿蜒美好。塔河,让骑行变成一场关于邂逅的期待。
文旅为墨,晕染体验经济底色
赛事的热度,需要文旅活动的“墨色”来晕染。塔河以赛事为圆心,辐射出的系列文旅活动,不是简单的“赛事+活动”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体验场”,让“出圈”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赛事期间,塔河县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全方位展示塔河的独特魅力。
“石榴花开·香溢塔河”专场文艺演出,把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勾勒出”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幸福画面;2025年大兴安岭地区非遗创意展示,将桦树皮工艺、兽皮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些古老技艺承载着塔河的历史记忆,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音”你而“声”森林音乐会,在茂密的森林中奏响,音符与鸟鸣交织,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觉盛宴;“银龄˙最美”艺术风采展示,展现了老年人的活力与风采,他们用精彩的表演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活动,共同构成了“赛事之外”的吸引力,让游客的停留从“观赛几小时”延伸为“深度几日游”。
融合为纸,承载县域经济动能
“赛事+文旅”的核心价值,在于让“纸”的承载力不断延展——从单一赛事经济升级为全域消费场景,这正是塔河“出圈”的关键一跃。
赛场外的“兴安森林美食节”上,柴火铁锅炖江鱼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本地养殖户带来的冷水鱼、山野菜等特色美食成了游客必点的“清凉套餐”。经营农家乐的大姐忙得脚不沾地:“选手比完赛来吃,游客看完景来尝,最多一天接待了8桌,比平时一个月还多。”而赛事期间推出的“中俄边境风情游”专线,把骑行赛道与G331国道串联,游客上午看比赛,下午就能到界江边打卡,感受“一眼望两国”的独特体验。
郊外的民宿更是一房难求。“十八驿民宿”“鄂伦春民族风情园”“知青民宿“等特色民宿,凭借“推窗见绿、出门进林”的优势,提前一个月就被订满。一位来自厦门的游客兴奋地说,“塔河之行,把整个夏天的清凉都攒够了。”而针对亲子家庭推出的“森林避暑营”,包含采摘、观鸟、制作松果手作等活动,每期都报满,成了塔河文旅的新增长点。
各大媒体的集体聚焦与十省市的同步直播,则让塔河的“出圈”突破了地理边界,将“森林骑行”的品牌印象植入更广阔的市场。
美誉为砚,绘就文旅发展新蓝图
当最后一名骑手冲线,塔河收获的不仅是游客增长与旅游的收入,更是对“赛事+文旅”模式的深度验证——它像一方砚台,研磨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墨汁”。
青年返乡改造的森林民宿,是人才回流的信号;非遗传承人开发的国潮文创,是文化变现的探索;政府推出的“四季文旅菜单”,则是将夏季的赛事热度,转化为春赏杜鹃、秋观五花、冬戏冰雪的全年吸引力。
一场赛事带来了人流,一场赛事激活了一座城,一场赛事促进了消费,一场赛事传播了美誉。
塔河,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化资源转化为体验产品,让小众赛事转化为大众IP。塔河,正以赛事为契机,持续探索“赛事+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用运动激活生态价值,用清凉撬动旅游经济,向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稳步前行。